山西晚报讯(记者 杨洲芬 通讯员 杨凯)7月31日20时许,太原市新兰路某建筑工地内,一名54岁男子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,同时伴有右侧肢体活动障碍。太原市急救中心北站的急救人员迅速出诊,因工地停电,急救人员爬楼11层抢救患者。
接到急救电话后,护士石晶芸及时回访,得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,同时指导患者保持呼吸畅通,减少自行活动。
抵达工地后,急救人员得知工地供电设备故障,只能爬楼。情况紧急,他们没多想就带着出诊箱、心电图机以及担架,在男子工友的带领下爬楼梯到达了11楼。没有完工的建筑工地内满是水泥沙袋、铁钉钢丝,昏暗的楼道里,只有急促的脚步声。
抵达11楼,急救人员已是汗流浃背,他们立即对患者展开救治,初步诊断是脑血管意外。石晶芸遵医嘱对患者进行了测量生命体征、血压,开通液路等处置。在医生朱永强的指导下,司机杨剑与工友共同将病人抬上担架,使病人保持平卧位,头偏向一侧,保持呼吸道通畅,防止发生呕吐及其引发的窒息。在手机手电筒汇聚的点点微光下,一行十余人互相帮衬走下11层楼梯,安全将患者送到了救护车医疗舱内。
急救车上,急救人员马上对患者展开了进一步救治,全程生命体征监测,维持液路和低流量吸氧,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。同时石晶芸与就近医院急诊科联系,为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卒中绿色通道。
8月1日,出诊人员回访,目前患者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。
对此,太原急救中心温馨提示,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死亡率高、复发率高,要一看患者面部是否对称,二查患者单侧胳膊是否无力抬起,三听患者说话是否清楚。只要出现上述一种情况,一定要及时拨打120,才能做到“早发现,早治疗,早治愈”。